干货丨PCR替代方案:RPA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常见问题解答(FAQ)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是Piepenburg等人在2006年利用重组酶、单链DNA结合蛋白和链置换DNA聚合酶等开发出的一种新的核酸恒温扩增技术。该技术能够在10~30 min内进行恒温(37~42℃)下的单分子核酸检测,有望成为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替代方案。
下面,小翌就带领大家一起盘点一下RPA常见实验技术问题。
-
多酶协作体系:包括重组酶(如UvsX)、辅助蛋白(如UvsY)、单链DNA结合蛋白(GP32)及链置换DNA聚合酶(如Bsu)等。
-
恒温扩增:37-42℃反应3-20 min,无需热循环仪。
-
样本兼容性强:检测灵敏度可达单个拷贝和数十个拷贝,而且样本耐受性广泛,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直接处理未经核酸纯化处理的复杂样品,比如血液、鼻拭子或培养基等。
-
适用模板广泛:可检测DNA或RNA模板。
-
引物设计:引物长度建议为30-35个核苷酸,过短可能降低反应速度和灵敏度,引物过长(45 nt)会增加二级结构的可能性。
-
产物长度:扩增产物建议在100-250bp之间。
-
加样顺序:模板和醋酸镁最后加入,避免非特异性扩增和反应提前启动。
-
混匀充分:确保反应体系均匀。
-
产物处理:电泳前建议用蛋白酶K处理或纯化产物,避免杂质干扰检测。
-
仪器设置:PCR仪、qPCR仪需确保关闭热盖,可以提前选择关闭热盖选项后运行程序使得热盖开始降温。一般PCR仪、qPCR仪打开电源后热盖会马上升温直到105℃,虽然选择了关闭热盖,但是热盖温度已经是105℃,因此需要确保热盖温度降到合适的温度,例如在50℃以下才可以把反应管放进去反应,否则热盖温度传导到底部,可能会导致酶部分失活或全部失活。
-
靶标区域的选择:GC 含量40%-60%。
-
引物设计:引物长度30-35;引物GC含量 30%-70%;引物Tm值50-70。
-
序列结构优化:避免重复序列,最大重复碱基数为5;5’末端应避免连续G,最好是胞嘧啶,可以促进片段重组;3’末端最好是GC,可以提高扩增性能。
-
扩增区域长度:80-500 bp,100-200 bp较为理想。
-
避免二级结构:引物设计时应尽量避免易形成二级结构或发夹结构的序列,减少引物二聚体的形成。
建议使用电泳法进行引物初筛,随后根据靶标序列设计探针,使用荧光型试剂盒,可以读荧光数值,进行量化,并且可以同时做多个条件,更适合探索优化实验条件,筛选引物和探针。此外,试纸型试剂盒,和荧光型设计原理高度相似,在荧光型的引物探针基础上,比较容易得到好用的引物组和探针。
不适用。Taqman探针依赖Taq DNA聚合酶的5’到3’外切酶活性实现荧光信号释放,而RPA体系中所用Bsu DNA聚合酶不具备该活性。
由于反应体系中含有较多的蛋白酶及大分子物质,会导致堵孔,上样前需进行产物纯化。
-
污染风险:高拷贝(≥10^6 copies/μL)的模板,容易造成气溶胶污染;
-
实验分区:样本制备区/试剂准备区/加样区/反应区等尽可能做到分区;
-
环境清洁:每次试验前后或者步骤之间对空气和工作区以及移液器,要用核酸清除剂或10%漂白剂消毒清除气溶胶污染;
-
减少产物开盖次数。
RPA反应在室温下即可启动,若提前加入激活剂(如醋酸镁),极易引发非特异性扩增或底物提前消耗。因此,建议模板与激活剂最后加入,以控制反应起始时机,提高特异性与重复性。
推荐使用FAM通道(羧基荧光素)进行检测,吸收波长为492 nm,发射波长为518 nm。
RPA(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与 RAA (重组酶介导的扩增技术,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 本质为同一种恒温扩增技术,只是名称表述不同。
-
共同点:均使用了重组酶、单链DNA结合蛋白以及DNA聚合酶等多种酶的协同作用,以实现高效的核酸扩增。
-
不同点:重组酶的来源不同,RPA的重组酶来源于T4噬菌体;RAA的重组酶来源于细菌或者真菌。
(1)(PCR)Taq DNA聚合酶
Taq DNA聚合酶是从水生噬热杆菌(Thermus aquaticus)中提取获得的热稳定DNA聚合酶,可以DNA作为模板合成DNA。因其出色的热稳定性,可结合温度循环变换过程,在体外完成DNA的复制。目前体外诊断试剂常用具有热启动(Hot start)功能的Taq DNA聚合酶,该类酶通过修饰抑制其在低温条件下的活性,防止其在未达到预设温度时出现非特异性扩增,只有在温度升高后,解除抑制,才释放酶活性,从而进入PCR循环扩增过程。
(2)(LAMP)Bst DNA聚合酶
不同于PCR反应需要反复的热变性以解开DNA双链,在应用上依赖于高质量的热循环仪。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很多实验室尝试发展无需热变性的DNA等温扩增技术,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利用链置换反应解开DNA双链模板。链置换反应是指某些DNA聚合酶在延伸新链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下游DNA链,可以继续延伸反应并同时将下游双链剥离而产生游离的单链。
其中LAMP体系,常用的链置换DNA聚合酶是Bst DNA聚合酶,这种酶具有5'→3' DNA聚合酶活性,不具有3'→5'和5'→3'的核酸外切酶活性。Bst DNA Polymerase具有很强的链置换(strand displacement)能力,可应用于核酸的等温扩增反应,如环介导的等温扩增和滚环扩增等。
(3)(RPA)相关酶
RPA技术是一种多酶协作的反应体系。重组酶可与引物结合形成复合体,定位至与引物同源的靶序列,促使引物与模板结合,同时帮助DNA解链,以便启动扩增;单链DNA结合蛋白(SSB)可与被置换出的DNA单链结合,稳定单链结构。Bsu DNA聚合酶也是链置换DNA聚合酶的一种,主要应用于RPA重组酶扩增,其与Bst DNA聚合酶相比,来源、最适反应温度、链置换活性的强弱均不一样。重组酶与引物结合形成的蛋白-DNA复合物,能在双链DNA中寻找同源序列;一旦引物定位了同源序列,就会发生链交换反应,Bsu DNA聚合酶启动DNA合成,对模板上的目标区域进行指数式扩增。被替换的DNA链与SSB结合,防止进一步替换。
-
电泳型(基础型),类似PCR,只是完成DNA/RNA扩增,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结果或与CRISPR技术结合使用。
-
荧光型,在基础型的基础上,引入荧光探针(Exo probe),类似荧光探针PCR。可以用荧光仪读荧光值。
-
试纸型,在基础型的基础上,引入试纸探针(Nfo probe),可以用层析试纸条观察结果。
翌圣RPA产品选择指南
|
产品大类 |
产品名称 |
产品货号 |
产品类型/作用 |
|
RPA Kit (液体型) |
DNA Rapi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Kit(Fluorescent) |
16702ES |
荧光型RPA Kit(Exo探针法) |
|
RNA Rapi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Kit(Fluorescent) |
16708ES |
荧光型RT-RPA Kit(Exo探针法) |
|
|
DNA Rapi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Kit(Chromatographi) |
16725ES |
层析型RPA Kit(Nfo探针法) |
|
|
RNA Rapi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Kit(Chromatographi) |
16726ES |
层析型RT-RPA Kit(Nfo探针法) |
|
|
DNA Rapi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Kit (Basic) |
16727ES |
电泳型RPA Kit |
|
|
RNA Rapi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Kit (Basic) |
16728ES |
电泳型RT-RPA Kit |
|
|
RPA Kit (冻干粉) |
DNA Lyo Rapi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Kit(Fluorescent) |
16904ES |
荧光型RPA (Exo探针法)(原位冻干粉) |
|
RNA Lyo Rapi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Kit(Fluorescent) |
16905ES |
荧光型RT-RPA(Exo探针法)(原位冻干粉) |
|
|
DNA Lyo Rapi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Kit(Chromatographi) |
16906ES |
层析型RPA (Nfo探针法)(原位冻干粉) |
|
|
RNA Lyo Rapi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Kit(Chromatographi) |
16907ES |
层析型RT-RPA(Nfo探针法)(原位冻干粉) |
|
|
DNA Lyo Rapi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Kit (Basic) |
16908ES |
电泳型RPA (原位冻干粉) |
|
|
RNA Lyo Rapi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Kit (Basic) |
16909ES |
电泳型RT-RPA (原位冻干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