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核酸扩增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其中PCR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核酸扩增技术。常规PCR技术依赖特定的仪器设备,存在扩增影响因素较多、价格昂贵、耗时较长等缺点,限制了其在基层及临床现场检测中的应用。
相比之下,等温核酸扩增技术(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Technology, IAT)只需恒温装置(如水浴锅),通过不同活性的酶及特异性引物在恒定温度下便能实现高效快速扩增核酸的目的,更适合病原体临床现场快速诊断。
表1.常规PCR技术与等温扩增技术IAT对比
特点 |
PCR |
IAT |
扩增 |
3步循环: |
通常在60~65℃下恒温进行 |
95℃变性;~60℃引物退火;72℃聚合延伸 |
||
变性 |
需要通过高温进行解链,以便引物结合 |
直接通过链置换活性DNA聚合酶完成 |
反应时间 |
至少需要90min获得结果 |
一般可在30min内获得结果 |
反应仪器 |
需要热循环仪 |
无需专用热循环仪,简单的水浴锅即可 |
结果观察 |
通过凝胶电泳后才能观察到核酸片段 |
通过比色/目视比浊法可直接观察结果 |
灵敏度 |
可检测纳克级别靶标 |
可检测飞克级别靶标 |
优势 |
技术成熟;通量较大;敏感性、特异性高 |
用时短;设备要求低、价格便宜;程序简单,实现全自动,一体化较简单 |
劣势 |
操作繁复,时间较长;对仪器的精密度、可靠性要求高,影响扩增因素较多 |
通量较低;引物设计难度大;试剂价格较高 |
等温核酸扩增技术根据不同的扩增原理可分为很多类,主要包括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交叉引物扩增(CPA)、链替代扩增(SDA)、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依赖核酸序列的扩增(NASBA)、滚环扩增(RCA)和依赖解旋酶的扩增(HAD)等。目前最常见、应用最广的当属日本学者Notomi等在2000年开发的环介导核酸等温扩增技术(LAMP)。LAMP的技术特征是针对靶基因上的六个区域设计四条引物,利用链置换型的BST DNA聚合酶在60~65℃恒温条件下进行扩增反应,在15-60 min内实现109-1010倍的扩增。


实验类型 |
应用场景 |
产品定位 |
产品名称 |
产品编号 |
LAMP |
DNA病原体检测 |
磁珠法快速、高效核酸提取试剂盒(针对拭子及病毒培养上清液) |
MolPure® Magnetic Swab Viral DNA/RNA Kit(瓶装) |
18300ES |
离心柱法快速、高效核酸提取试剂盒(针对多种样本类型) |
19321ES |
|||
链置换等温扩增Bst |
Bst II DNA polymerase (8 U/μL) |
12908ES |
||
高灵敏度、扩增效率及dUTP耐受的Bst |
Bst Ⅱ Plus DNA Polymerase (500 U/μL) ▪ |
14401ES |
||
热敏UDG |
10303ES |
|||
无甘油UDG酶 |
10707ES |
|||
高纯度dNTP Mix |
10124ES |
|||
RT-LAMP |
RNA病原体检测 |
快速、高效核酸提取试剂盒(针对拭子及病毒培养上清液) |
MolPure® Magnetic Swab Viral DNA/RNA Kit(瓶装) |
18300ES |
快速、高效核酸提取试剂盒(针对多中样本类型) |
19321ES |
|||
链置换等温扩增Bst |
Bst II DNA polymerase (8 U/μL) |
12908ES |
||
高扩增能力及dUTP耐受的Bst |
Bst Ⅱ Plus DNA Polymerase (500 U/μL) ▪ |
14401ES |
||
高扩增能力的耐热逆转录酶 |
11111ES |
|||
无甘油版高扩增能力的耐热逆转录酶 |
Hifair® II Reverse Transcriptase,600 U/μL,Glycerol-free 第三代耐热逆转录酶(无甘油版) |
11297ES |
||
热敏UDG |
10303ES |
|||
无甘油UDG酶 |
10707ES |
|||
高纯度dNTP Mix |
10124ES |
|||
高特异性RNase抑制剂 |
10603ES |
|||
无甘油版高特异性RNase抑制剂 |
10701ES |
